看完这篇,外泌体被你狠狠拿捏了!(文末有彩蛋)

Q1

外泌体研究中的细胞培养,能否先用正常培养液养到70%再换无外泌体血清的培养液?

有些文章中确实会使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细胞然后收上清分离外泌体的方法,该方法是使用含有外泌体的血清培养细胞到一定密度,然后移除培养液,使用1×PBS清洗数次之后换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即可。但是目前很多高分文章基本都是直接使用无外泌体血清的培养液进行细胞培养的。

Q2

外泌体研究中的细胞培养,能否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

推荐用含有无外泌体血清的培养液培养细胞,如果条件有限,可以考虑先将细胞使用有外泌体血清培养,细胞长到一个合适的密度如70%-80%左右时,移除培养液,37℃预热的PBS清洗细胞3-5遍,换无血清的培养液,收集培养上清,分离外泌体。

Q3

外泌体标志物鉴定用哪个marker做WB好?

根据外泌体相关文献的统计,排在前4位的检测指标为CD63、TSG101、 CD9和CD81并列第三位;接着检测较多的4个指标为Alix、 HSP70、 flotillin和Syntenin;此外还有一些指标仅少数文献中出现过,例如HSP90、LAMP2B、LMP1、ADAM10、AChE、AQP2、RPL5、a-1AT等。

针对外泌体的定性检测建议选择3个阳性指标CD9 CD81 CD63,以及1个阴性指标calnexin。

Q4

外泌体研究时,一般用血浆还是血清?

外泌体研究使用血浆样本进行实验较好。血清是在血液凝固之后收集的液体,其中少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以及多了很多凝血产物。有研究发现,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会分泌大量外泌体,而血清中有接近50%的外泌体来源于这些额外的分泌;同时,血清凝固时会形成纤维网,将本来血液中的外泌体包裹在凝血块中。这一正一反,就导致血清中的外泌体与常规疾病之间的关联性低于血浆。另外,血浆=血液-血细胞 ;血清=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研究与血小板相关的疾病的时候,血清反而更适合。

Q5

分离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需要多少体积上清?

细胞培养上清使用量取决于细胞系类型和细胞的状态。一般来说干细胞分泌外泌体能力普遍较强,如间充质干细胞(MSC)。用超离分离外泌体,第一次摸索条件,起始细胞上清体积建议50ml以上,试剂盒法起始量建议10ml以上。根据摸索实验结果结合下游实验外泌体用量采用相应的上清体积。

Q6

分离血清&血浆中的外泌体研究需要多少样本体积?

根据下游实验外泌体用量,选用不同的样本体积和方法。一般情况由于血清血浆样本中外泌体的含量相对较高,完成一次蛋白组学实验,试剂盒法所需样本起始体积建议>200ul。排阻色谱柱法所需样本起始体积建议>500ul,而超速离心法所需样本起始体积建议>2ml之间。其他实验需进行预实验探索,与下游检测技术也有关系,一般基因芯片的样本用量要少于测序。

Q7

为什么超离后看不到外泌体沉淀?

这种问题通常有三种可能性,其一:样本体积少,外泌体量少,得率低,从而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其二:使用了不透明的超速离心管,一般来说外泌体产量都比较小,所以凡是不透明的管子,基本都是很难见到明显沉淀。其三:部分品牌离心机的角转管壁粘附性很低,超离结束没多久沉淀就会滑落下去,所以在离心结束时需要尽快收样。

Q8

外泌体电镜是不是一定要有膜结构,无膜结构的球体对不对?

负染电镜结果中外泌体的形态理想状态下应该呈现明显的茶托状!边缘有一圈略微更明亮的亮圈。无膜结构的圆球形,很可能是脂蛋白颗粒(LDL)或者抱团的蛋白质。

Q9

待提取外泌体的细胞培养液如何保存,外泌体样品又如何保存?

根据一些方法学相关文献的报道。细胞培养液收集好后尽快分离其中的外泌体。两三天的话只需要放在4°即可,不建议长时间保存培养液。外泌体样品尽量分离纯化后直接使用,不要进行冻融,短时间两三天放4°可以。如果需要保存时间超过7天以上,建议保存在-80°内。

Q10

为什么外泌体鉴定要做NTA测粒径分布、电镜看形态、WB检测标志蛋白三个实验?

目前外泌体的分离手段很难获得十分纯净而且单一的外泌体样品,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单一实验可以确定外泌体的存在。

比如超速离心和凝胶排阻层析都不能很好地去除血清中脂蛋白颗粒,即使使用梯度密度离心也是一样。所以需要三项鉴定来确定纯化的产物为外泌体。

再来看三种方法,电镜可以看到形态,但是包括支原体、铁蛋白聚团、溶酶体等它们形态很类似;NTA是一种测算粒子群体直径分布和数量的计算方法,而观测靠的是粒子对光路的影响,这一方法不能反映粒子形态,无论样品是外泌体还是纳米微珠,它都会算作粒子,因此也不能区分外泌体;WB是鉴定的是外泌体的一些标志物蛋白,但是目前的这些标志物蛋白只是会在外泌体里富集,而并不是外泌体所特有的,诸如CD63、ALIX等在细胞中都有,在一些细胞碎片、溶酶体、胞内体中也大量存在。因此需要三种方法共同进行相互验证。

Q11

外泌体样品如何定量?

目前外泌体的定量方法主要有三种:

1)通过BCA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外泌体进行蛋白定量,用测得的蛋白量来反映外泌体的量。

2)通过纳米粒子计数仪对外泌体的粒子数进行计算,使用粒子数目来反映外泌体的数量。

3)使用外泌体表面特定的某一个标志物的ELISA定量数据来反映外泌体的数量,比如使用CD63 CD81等。

对于定量方法的选择,三者选一即可,论文前后保持一致即可。BCA定量容易有杂蛋白影响、纳米粒子计数也存在一定的误差、ELISA分析的外泌体蛋白通常在其他膜结构和游离系统中都会有。

彩蛋



文章的最后

小福为您准备了《外泌体实验方案》

为您的外泌体实验助力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自行领取阅读并下载哦!


相关阅读

1.与外泌体的那些事儿——相识

2.与外泌体的那些事儿——相知

3.与外泌体的那些事儿——相熟
4.外泌体这么热,现在换课题来得及吗?(文末有干货福利)


创建时间:2022-10-28 16:14
浏览量:0